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两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①和图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①                                      图②

A.两图表示的是一月气温分布状况

B.甲、乙两地均为盆地地形

C.图①的比例尺小于图②的比例尺

D.甲地比乙地的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庆阳二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题型:013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完成下题。

(1)

图中a、b两处的气温

[  ]

A.

a<28oC,b>16oC

B.

a>28oC,b>16oC

C.

a>28oC,b<16oC

D.

a<28oC,b<16oC

(2)

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大气环流

(3)

图中①与②处两地国土整治的重点分别是

[  ]

A.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B.

风力侵蚀与水源不足

C.

荒漠化与热量不足

D.

低温寒冻与能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地理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A处为                  气候;B处为                  气候,经过该地的洋流名称是                                    。(3分)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B、C两地区地壳活动共同点。(2分)
(3)该季节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象灾害是          ,它是          迅速南下时形成的。(2分)
(4)比较D、E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         ,原因是                        
                                                               。(3分)
(5)图中B、D附近海域盐度较高的是              。(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图1)和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8分)

 

⑴ 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5分)

⑵ 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⑶ 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分)

⑷图2中④⑤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2分)

⑸图1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其成因。(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地理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A处为                   气候;B处为                   气候,经过该地的洋流名称是                                     。(3分)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B、C两地区地壳活动共同点。(2分)

 

 

(3)该季节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象灾害是           ,它是           迅速南下时形成的。(2分)

(4)比较D、E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          ,原因是                         

         。(3分)

(5)图中B、D附近海域盐度较高的是               。(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图1)和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8分)

⑴ 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5分)
⑵ 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
⑶ 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分)
⑷图2中④⑤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2分)
⑸图1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其成因。(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