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交通和贸易是日本的生命”意指

[  ]

A.日本海岸线曲折,多良港,世界各大海港均有日轮进出

B.日本的陆上交通以铁路为主,客货运输极为繁忙

C.日本产品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D.日本主要工矿原料均依赖进口,工业产品远销全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但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日本贸易盈余比上半年同期下降了30 8%,而所得的海外投资收入比上半年同期增加了23 7%。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下面试题。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A.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D. 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大港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同期下降了30 8%,而所得的海外投资收入比上半年同期增加了23 7%。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 “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日本原燃料和工业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小题2】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小题3】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小题4】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A.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D. 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天津大港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期下降了30 8%,而所得的海外投资收入比上半年同期增加了23 7%。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 “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问题。

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日本原燃料和工业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2.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3.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4.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A.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D. 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福建上杭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但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日本贸易盈余比上半年同期下降了30 8%,而所得的海外投资收入比上半年同期增加了23 7%。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8~21题。

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2.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3.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A.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D. 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4.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城市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从1890年到1920年,城市居民增加了300%,而乡村居民仅增加30%。在1860年,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有9座,1910年增加到50座。城市的扩大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乡村居民向城市的迁徙以及欧洲移民的大量到来。

       ――〔美〕沃尔特?拉斐德《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兴盛与衰落》 

材料二             表1.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

 

1970年

1992年

国家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埃塞俄比亚

9

69

13

114

韩国

41

282

74

6777

英国

89

1912

89

15625

美国

74

4861

76

23180

日本

71

1946

77

29486

 

材料三  

 现代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现代工业矿冶业的发展,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四

(1)阅读材料二,说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2)简要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