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活动.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甲
 
;乙
 
;丙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原因是
 

(4)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③是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此题考查褶皱的原因.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
(2)此题考查地质构造.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根据这些区别分析甲乙丙.
(3)此题考查隧道的位置.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
(4)此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海上内循环只发生在海洋,陆上内循环只发生在陆地,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所以此图是海陆间水循环.
解答: 解:(1)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甲乙丙形成了褶皱,所以是内力挤压形成的.
(2)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根据这些区别分析甲乙丙.甲是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乙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是断层.丙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
(3)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因为 背斜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保持隧道干燥.
(4)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所以图中的 ①地表径流;②水汽输送;③蒸发.
故答案为:
(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向斜;断层;背斜
(3)丙     背斜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保持隧道干燥 
(4)②←;③↑    ①地表径流;②水汽输送;③蒸发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和水循环的知识解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附近海域(  )
A、与同纬度相比海水蒸发更旺盛
B、因北部石油泄漏海水污染严重
C、分布有寒暖流交汇成的大渔场
D、沿岸观赏到茂密热带雨林景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材料二  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1)据图描述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14时天气变化状况.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如图中的A、B、C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A描述台湾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
(2)分别说出图B中甲、乙两种损失的方式.
(3)根据材料分析台湾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4)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图C岛屿地形特征的东西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世界某区域图中,纬线L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00千米/小时,纬线L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20千米/小时,读图回答9~10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喀斯特溶蚀桥形成的主要外力塑造力量是(  )
A、风力B、冰川C、流水D、海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