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北京市该时段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简图是
2.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①大风加重污染 ②低温造成冻害 ③降雪影响交通 ④浓雾阻碍出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当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市的天气状况是
A. 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好 B. 气温低、气压高、阴雨天气
C. 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好 D. 气温高、气压低、阴雨天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年云南省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印度河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河流,位于其中下游的灌溉农业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完整连片的灌区,历史上多次发生大洪水。该国在印度干支流上修建了众多的水库、控制闸等水利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下图是“印度河水系示意图”。
(1)分析印度河上游河段的汛期特点及其成因__________。
(2)说明巴基斯坦在印度河流域大力修建水利工程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国水利工程对其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西部内陆干旱区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A. 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 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 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 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增加 B. 土地荒漠化加剧
C. 水土流失严重 D. 洪涝灾害多发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 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 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D. 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表“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图中甲、乙、丙三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转的是 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 地。
(3)表中日期与图21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
(4)表所示时间段,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越来越 ,北京白昼逐渐变 ,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移动。该时间段,控制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貌形成演变图,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水平挤压 ②变质作用
③外力作用 ④岩浆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温带面积会变小 B. 极昼极夜发生范围变小
C. 四季更替的现象将消失 D. 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巢湖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的 “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 ,回答问题。
(1)M图是 半球 季。
(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 、 。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 。
(4)C、D同为30º~40º N的大陆,为什么气候截然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市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通过搜集并查阅相关材料,分别绘制了市区1960年、1990年、2008年的平面示意图。试比较三幅图回答问题。
(1)该市从1960年到1990年城市变化特征是:
① ;② ;③ 。
(2)1990年前后该城市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3)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8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什么?
(4)市中心工业向郊区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5)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3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是
A.乡村属于聚落,城市不属于聚落
B.乡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多大影响,而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有巨大影响
C.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D.乡村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城市的区域差异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