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低 B.经度位置 C.纬度位置 D.距海的远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兰州新区舟曲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兰州新区舟曲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图示为非洲萨赫勒地区(左图中阴影部分)和该地区气温降水资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理位置是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之一,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信风影响,所以降水少

B.萨赫勒地区气候具有从沙漠气候向草原气候过渡的特征,降水总量不大,季节分配不均

C.商业性的定居牧业,牲畜品种多样、集中规模经营,对草场保护有利

D.萨赫勒地区农牧之争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急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淮南第二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图中A、B、C、D、E五处 气压的大小。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______处,冷却的是________处;甲、乙两处中 处气温日较差更大,原因是

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____处位于海洋。

(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_____,丙处实际风向是刮________风。

(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_____ _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增湿 B.增温、增湿

C.减湿、降温 D.净化、增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淮南第二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发地震波是进行石油勘探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国塔里木、胜利油田等均是用此方法找到的。下图所示四幅地震波模拟示意图中,地下最有可能储有石油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淮南第二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下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对流层

2.

A. 黑子 B. 耀斑 C. 太阳风 D. 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阳高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南安第一中学高一上第二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第一届青奥会于2010年8月14日~26日在新加坡(1°09′N左右)举行,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32°03'N左右)举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A.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2.

A. 北半球冬至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小值

B. 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大于南京

C. 新加坡的昼长度年变化幅度大于南京

D. 北半球夏至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