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农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是
① 土地的数量对人类影响不大,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
②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
④土地的质量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来衡量
A.②B.③C.③④D.①④
B
本题考查人地关系的发展。农业文明时期土地的数量对人类影响较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较小,土地的质量主要以土壤肥力来体现,故选B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有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大铁矿,但铁矿不如北方丰富
B.我国南方煤、石油虽不如北方多,但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即可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
C.南方有色金属丰富,因此黄金储量远大于北方
D.北方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林宝库,因此应加紧砍伐,以满足经济建设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南海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可能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海域是(    )
A.甲、丁两地B.甲、丙两地C.乙、丁两地D.乙、丙两地
小题2:下列有关海洋资源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有利于晒盐B.沉积盆地多金属矿产
C.石油和天然气易在向斜构造处富集D.寒暖流交汇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判断题

工业文明阶段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来衡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保持18亿亩的耕地底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①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
②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④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    )
①煤和天然气  ②土地和水    ③太阳能和风能  ④核燃料和地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或海拔高
D.土壤发育程度高
小题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根据2008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小题1: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我国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年,②③⑤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列举⑤处的2个重要的农产品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简述①处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看,其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例如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试分析生态退耕对干旱地区、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对生物的有利影响。
小题5: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与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的目标,你认为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三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