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6.甲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A.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B.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
C.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化D.水体和大气污染  不合理排放

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解答 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如果不合理排放,易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不是长三角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
故选:D.

点评 考查环境污染,学生要学会根据区域特征判断环境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洞庭湖对长江干流调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丰水季节,洞庭湖水补给长江干流,削减洪峰
②丰水季节,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削减洪峰
③干旱季节,长江水流入洞庭湖,补给湖泊水
④干旱季节,洞庭湖水流入长江干流,补给河流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灰霾注定要成为今冬的热点,图1为2013年12月10日下午15点百度搜索的结果;图2示意我国南方某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月均气温与月均灰霾日数的关系是负相关(或冬季多,夏季少).
(2)PM2.5是灰霾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工地建设的扬尘等.
(3)试分析冬季灰霾天数较多的原因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冬季降水少,不利于尘埃沉降;冬季西北季风带来大量沙尘物质.
(4)灰霾天气的危害有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影响交通安全;影响区域气候,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连连.
(5)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立法和行政干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进入2015年冬,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的红色预警,今冬的情况与下列哪年最相似?(  )
A.1923B.1900C.1968D.19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E点B.G点C.H点D.K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这次天气现象属(  )
A.冷锋过镜B.暖锋过镜C.准静止锋过镜D.无锋面过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世界五大都市圈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光热条件好
C.交通便利D.均为世界性大河入海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
A.燃煤取暖B.汽车拥有量大C.大风天气D.天气晴朗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