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判断下列问小题。
1.工业“三废”的排放所属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不属于④环节的是( )
A.中美岛国海地地震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B.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C.伦敦烟雾事件导致许多人生病和死亡
D.海洋污染引起赤潮、使海洋渔业减产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表示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表示人类社会不断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表示人类社会通过生产生活向周围的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③表示人类社会不断地作用于周围的环境,④表示周围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所以说工业“三废”的排放所属环节②,故答案选B。
2.图示表示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表示人类社会不断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表示人类社会通过生产生活向周围的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③表示人类社会不断地作用于周围的环境,④表示周围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而地震是自然环境自身的变化,不属于周围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县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①~④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2.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
A.风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地时间2011年11月19日19点51分(北京时间15点51分),图示地区东北部海域
发生6.1级地震。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J1、J2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为( )
A.55°E、60°E B.135°E、140°E
C.170°E、175°E D.170°W、165°W
2.图中板块边界以西板块的名称及其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亚欧板块、移向东南 B.印度洋板块、移向东南
C.亚欧板块、移向西北 D.印度洋板块、移向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热量不足 B.地形崎岖 C.水源不足 D.土壤贫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 )
A. 粉尘污染 B. 地面下沉 C. 酸雨 D. 煤烟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都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盐城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图中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农业文明阶段
B.Ⅱ:后工业文明阶段
C.Ⅲ:处于高增长阶段
D.Ⅳ:属于低增长阶段
2.目前,该地区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A.鼓励提前退休B.鼓励生育
C.鼓励到海外务工D.接纳海外移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江阴市高三9月段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伊比利亚半岛风光旑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
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12分)
| A地 | B地 |
气候类型 |
|
|
气候特征 |
|
|
气候成因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徐州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 社会保障建设 B. 经济基础建设
C. 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