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是天气预报的难点。冰雹发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冰雹是该区发生频率较高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以5月冰雹日数最多,且冰雹粒径以小雹(直径小于5毫米)为主。冰雹粒径与水汽含量、积雨云层厚度有关。下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
(1)据图中信息,概括冰雹的形成条件。
(2)解释川西高原冰雹5月多发的原因。
(3)简析川西高原冰雹以小雹为主的原因。
(4)说明冰雹始终是天气预报难点的理由。
【答案】(1)大气中水汽充足;大气垂直温差大,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大气不稳定,且积雨云层中上部温度低至0℃~-20℃。
(2)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积雨云0℃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
(3)内陆高原,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
(4)冰雹时间分布上具有突发性强、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具有影响范围小、离散性强(大多数冰雹降落点呈点状分布)的特点;复杂地貌所产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触发冰雹,增加预报难度。
【解析】
本题以冰雹这种特殊的天气现象为例,考查冰雹形成的天气条件、局部地区冰雹天气形成的条件等
(1)本题考查冰雹的形成条件,根据材料和图进行分析,形成冰雹要具备充足的水汽、强烈的对流天气及大气不稳地、迅速降温等。
(2)分析川西高原冰雹5月多发的原因,根据第1小题冰雹形成的条件从当地的气候(气温、降水)及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原因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该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积雨云0℃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
(3)冰雹大小的主要原因受水汽多少和空气对流运动强弱的影响。一是由于川西高原抵触内陆地区,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二是由于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
(4)根据材料可知冰雹具有时间上发生时间段、突发性强;空间上范围狭窄;而冰雹发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等增加了冰雹天气预报难度。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安的雨下出了蜚声全国的“三绝”:雅雨、雅鱼和雅女。一绝:雅雨。雅安雨多,年降水日数在200天以上,雅雨有70%以上发生在夜间,很多时候雨从入夜开始漂落,天明即云散雨收。二绝:雅鱼,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又称“丙穴鱼”。产于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故称雅鱼。其品质优越,喜栖在水质清新,有水流,水量充足,具有沙砾地质的冷水溪流中,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低于8℃或高于24℃,食欲减退,生长减缓。三绝:站在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雅女,个个身材高挑,肤色白净细腻,且娥眉美目,说话柔声细气,观之赏心悦目。迷恋间,天空倏地又被灰白的云层遮挡起来,纷纷扬扬的雨丝不期而降。在雨中,仰看万千丝绦直垂脸面,肌肤清凉,舒畅无比。
材料二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下表为雅安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年均气温(℃) | 6.3 | 7.7 | 11.6 | 16.8 | 20.8 | 23.3 | 25.1 | 24.9 | 21.0 | 16.7 | 12.4 | 7.8 |
年均降水量 (mm) | 20.8 | 31.9 | 50.9 | 93.0 | 129.4 | 181.5 | 369.5 | 433.6 | 206.6 | 98.3 | 56.5 | 20.9 |
降水天数(天) | 13.3 | 16.1 | 18.6 | 17.8 | 19.1 | 19.3 | 20.1 | 18.8 | 20.8 | 20.4 | 16.3 | 12.6 |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大气热力性质及热力环流知识分析雅安夜雨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雅女皮肤细腻白皙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川南旅游区地处成渝腹心地带,区内旅游资源独特,是四川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川南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根据川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评价该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马铃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对马铃薯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分布广,北方、南方种植均较普遍
B. 马铃薯分布范围狭窄,主要分布在第二、三级地势阶梯交界处
C. 对气温的要求较高,最冷月均温低于0 ℃的地区不能种植
D. 对水源的要求较高,降水量不足200 mm且缺乏灌溉水源的地区不宜种植
【2】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生产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地农作物可一年两熟
B. 乙地农作物主要种植在坝子上,一年两到三熟
C. 丙地马铃薯种植面积大的原因是平原面积广
D. 丁地马铃薯种植面积小的原因是水热条件差
【3】南部沿海各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小。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B. 种植业生产结构
C. 地形、气候 D. 水源、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域辽阔,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B. 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C. 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 D. 两端城市分别为腾冲和黑河
【2】图中数字所在地区与民俗文化组合,错误的是( )
A. ①地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游泳、 B. ②地的传统民居——窑洞
C. ③地食物——“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D. ④地民族节日——“泼水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
A. 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 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2】【2】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A. 耀斑频繁爆发 B. 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 全球降水增多 D. 地球磁场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为比较不同时期妇女的各孩次生育率水平,可将各孩次总和生育率相加得到总和生育率的合计值,用于人口的长期宏观决策。下图示意2006-2016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一孩总和生育率、二孩总和生育率、多孩总和生育率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代表二孩总和生育率的是
A. IB. IIC. IIID. Ⅳ
【2】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B. 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
C. 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D.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巧。毫米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但年内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沙漠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该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生一长所需水源直接来自于
A. 地表径流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高山冰雪融水
【3】与东北平原地区相比,稳定的积雪覆盖对该地区意义更大是
A. 补给春季河川径流 B. 为生物避免严寒
C. 抑制风沙活动和减少扬尘 D. 不利于害虫越冬进而减少农业虫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当地球、火星与月球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上就可能观察到月亮镶在红色火星上的美丽“火星合月”景象。
完成下题。
能示意“火星合月”时相关天体位置关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