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国庆期间,气象部门利用卫星対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应用的是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
A. 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B.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
C. 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
D. 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2】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 B. 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C.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 D. 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某河流剖面图(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回答下列各题。
【1】该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图中哪条线
A. A B. B C. C D. D
【2】图中各部分,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A. 地面状况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2】【2】P、Q两地相比可知
A. 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 B. 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
C. 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 D. 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
【3】【3】P地所在地形区
A. 使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增加 B. 使夏季印度低压势力减势
C. 增加亚洲内部地区降水量 D. 削弱了东亚季风环流势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随着鄱阳湖面积缩小,湖畔出现了面积达20平方千米的沙山,一湖清水、金黄沙砾一起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山水沙漠”。2014年冬季,鄱阳湖再创历史最低水位,放眼望去,大片湖底就像一片北方的大草原。
(1)指出甲、乙两地年平均雾日数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沙山”的形成原因。
(3)为遏制鄱阳湖萎缩,有专家提出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修建大坝。你认为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在下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加箭头表示近地面各风带的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3)此图表示北半球__▲__(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南半球低纬环流近地面的风向将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的主要原因是东线工程
①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③工程难度小 ④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⑤ D. ③④
【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春旱 ②江淮地区伏旱 ③华北地区夏涝 ④江淮地区梅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对沿线地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 地面下沉 B. 土壤盐碱化 C. 湖泊面积增大 D. 湿地面积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A处的温带豪雨林平均年降水量高达5080毫米,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题中所述“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 温带气旋气流吹散 B. 迎风坡气流上升,雨水融化积雪
C. 暖锋过境增温 D. 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2】【2】对图中A处温带豪雨林自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 林地上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着枯枝落叶,整个地面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B. 地面上分布大量裸露的树根,几棵树的树根错乱的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C. 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为典型常绿阔叶树
D. 密林中长着苔藓的枯枝挡住了太阳光线,这样的树林只有探险者才敢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粤、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市依次是
A. 粤、豫、滇、京 B. 京、粤、豫、滇 C. 豫、京、滇、粤 D. 滇、豫、粤、京
【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收入差异 B. 资源状况 C. 国家政策 D. 交通条件
【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 限制人口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