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1.C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状况: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结合常见天气系统特点可以推断该地在过境前应该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低;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该天气系统是冷锋,故选项C正确。

2.暖气团被迫抬升,在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附近形成降水,属于锋面雨;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气流对流上升形成的降水是对流雨;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形成的是暖锋,故选项D正确。

3.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冬季的寒潮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由于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热带气旋造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副热带高压形成的,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 )

A.珠江三角洲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处暑无雨干断江”是由于( )

A.夏季风势力弱 B.夏季风势力强

C.厄尔尼诺现象 D.拉尼娜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滕州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6月21日为夏至日,这天我国白昼时长排前三名的省会依次是:哈尔滨(3:44日出,19:27日落)、长春(3:56日出,19:25日落)、乌鲁木齐。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日出日落时间均为地方时

B.长春位于哈尔滨西侧

C.纬度值排序乌鲁木齐>长春>哈尔滨

D.乌鲁木齐昼长年内变化最大

2.下列最能示意当日乌鲁木齐杆影末端运动轨迹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济宁市“五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减少 D.④增加

2.“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

A.④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六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如图所示光照图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

(2)此时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出现在 地区,最小值出现在 地区。

(3)此时,重庆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图中A点的昼长为 小时。

(4)A、B、C三点的角速度关系是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5)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填“晨线”或“昏线”),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达一年中最 (填“长”或“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六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增大到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范围变大 B.寒带范围变大

C.温带范围变大 D.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三文综测试卷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月球自西向东环绕地球运动。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面朝地球的一侧月面上成功落月。右图是它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其中明亮的部分为白天。此刻嫦娥三号所在地位于月球的( )

A.晨线附近 B.昏线附近

C.正午附近 D.子夜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景洪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两幅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两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上两个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们在19世纪中后期发展工业所拥有的共同区位优势是________资源和水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工业区在自然带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是_______________业。图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偏高。区域面临着_______________、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改善交通条件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使得区域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和高新技术产业,③重视__________产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与甲国相比,乙国河流( )

①径流量大 ②有春汛 ③结冰期长 ④支流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乙国生产的主要粮食为( )

A.稻米、玉米 B.稻米、小麦

C.小麦、玉米 D.小麦、青稞

3.甲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小

C.精耕细作 D.单位面积产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