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翡翠是在中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火成岩侵入体)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上等翡翠产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支流露露河一带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材料二:赌石是滇缅边境一带流行的一种独特的高档翡翠原石交易方式,通常指翡翠原石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部的好坏,买家买下后须切割才能知道翡翠的质量等级。
材料三:瑞丽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是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
材料四:中缅部分区域图
(1)根据材料分析伊洛瓦底江支流露露河一带翡翠的形成过程。
(2)试分析“赌石”交易方式给缅甸翡翠产区带来的好处。
(3)简析瑞丽成为我国重要珠宝集散中心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4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北京、东京(亚热带季风气候)、伦敦、华盛顿(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城市的气候数据。据此完成问题。
表中A、B、C、D分别是( )
A.华盛顿、伦敦、北京、东京 B.华盛顿、东京、北京、伦敦
C.东京、北京、伦敦、华盛顿 D.东京、北京、伦敦、华盛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流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B.交通事故减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左是“风向标示意图”,下图右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Q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南校区高一3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2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示意图”,图13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A.Ⅰ阶段人口总数变化大 B.Ⅱ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C.Ⅲ阶段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D.Ⅳ阶段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200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Ⅱ
B.201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Ⅲ
C.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劳动力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其中甲区域在大陆西岸,乙区域在大陆东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区域因流水作用,地形多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甲区域河流有结冰期,乙区域河流无结冰期
C.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
D.两区域自然带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关于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区域老龄化严重,为人口净迁入区
②乙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人口的净迁出区
③甲区域乳畜业发达,商品率高
④甲区域城市化速度快于乙地
⑤两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⑥两区域水路交通便利,航运发达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提出“南方稳定,北方发展,新疆大发展”的指导方针。90年代以来,新疆的棉花产业发展迅速,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
A.市场广阔 B.政策支持
C.科技进步 D.劳动力廉价
2.图中产棉区I与Ⅲ相比,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 )
A.耕地面积大 B.热量条件好
C.光照条件好 D.机械化水平高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④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