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 ,44°50′N )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2.该地景观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1.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琵拉大沙丘位于40°N---60°N之间地区,终年位于西风带,常年盛行的西风会将海边的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并向东推进;法国琵拉大沙丘沿海地区没有山地;故选项A正确。

2.40°N---60°N之间大陆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于的自然带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该区域形成了沙丘,即荒漠景观,所以应该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某国2012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表中资料可知该国( )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水资源严重匮乏

C.属于发展中国家 D.水资源利用率低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名校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某地区某年1月6日14时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中MN线上线速度相等,虚线为一锋面,该锋面以150千米/天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此时乙处吹偏北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 )

A.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B.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高于东部地区

C.图示锋面为暖锋

D.图示山脉山麓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图中甲地6日20时的风向为(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部

3.7日15时,甲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阴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晴空万里 D.大风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团队来完成。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近十几年承接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的发展中国家数量激增,已成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上重要承接方。其中下图所示国家(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该国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1)据图简述所示国家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向。(6分)

(2)简析该国国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的优势条件。(6分)

(3)简要说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给该国产业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下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 )

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

B.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2.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

B.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

C.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

D.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特大城市标准由原来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调整为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图甲是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乙是两城市人口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E、F两城相比,E城发展快的原因是( )

A.气候更优越 B.地形更平坦

C.交通更便利 D.农业基础更好

2.对于图乙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的曲线判断正确的和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① 城市规模扩大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B.① 废热排放多,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C.② 植物蒸腾减弱,城市云雾减少

D.②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①为( )

A.温带草原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荒漠 D.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九校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10 年和2013 年产业结构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产业发展限制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C.第一产业比重太低,结构不合理

D.该市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厄尔尼诺 B.环境污染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