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
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
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的相关知识。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的关键设备是传感器。遥感作为一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农业方面: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等。故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云南省2013-2015年接纳风电规划表(单位:万千瓦),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2013

2014

2015

风电可发电量

54.0

101.6

173.2

枯水年

46.0

100.4

1618.7

平水年

41.0

89.3

155.4

丰水年

39.3

76.4

81.6

【1】据表,云南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

A.气候变化强风资源增多

B.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

C.水能资源开发达到饱和

D.居民用电量同步增长

【2】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风电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有助于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解决枯水季节水能不足

C.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D.解决枯水年份水能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 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指出:当PM2.5 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 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 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 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 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 万人死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可吸入颗粒物主要的来源。

(2)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雾霾天气较冬季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信息技术在减灾防灾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IS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B.RS技术主要用于交通导航、地震监测等方面
C.运用GIS技术,可以建立一种功能强大、快速高效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D.运用GPS技术,可以进行洪水预报、淹没分析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

云南省水能资源丰富,是国家级水电能源基地。目前,云南省中小水电资源开发率已超过80%,尚未开发水能资源大多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少数已建电站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请指出中小水电开发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数字地球的建立,使人们拥有了规模巨大的、能够精确描述地球的数字化的空间,是巨大的信息库。它的作用有( )。
①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预防灾害 ②提供全球性的教育界面,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③对犯罪模式和团伙活动更易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跟踪、侦察 ④便于各国政府组织、研究单位解决人口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大型跨海通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该地区的资源和能源开发
B.改善港珠澳三大城市的生态环境
C.大幅提高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D.加强城际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2)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社会经济
D.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