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数字序号分别代表美国、日本、巴西和印度四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国重要的微电子工业基地是
A.“硅谷” B.九州岛
C.班加罗尔 D.圣保罗
2.③国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迅速,除了人才、交通、环境等因素外,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还有
A.政策 B.水源 C.原料 D.动力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升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矿产 D.气候
2.该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
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城市人口总量减小
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⑤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考模拟试卷3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1)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6分)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能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做法是
A.把农田改为建筑用地,扩大居住面积,改善生活环境
B.把现有林地、草地改为耕地,提高粮食总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C.增加城市车辆数量,解决乘车难问题
D.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农业提倡发展生态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厂 D.水果罐头厂
2.下列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2.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C.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预计高收入国家每年将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迁出国 | 数量(万/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菲律宾 | 14.4 | 英国 | 13.6 |
印度尼西亚 | 18.0 | 澳大利亚 | 8.3 |
1.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国的特征是
A.为发展中国家 B.为发达国家
C.为沿海国家 D.为内陆国家
2.造成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B.不同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差异
C.不同国家间的地形差异
D.不同国家间的人口密度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东北师大附中吉林一中等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铁路)于2014年8月16日正式通车运行。该铁路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沿线多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且铁路全线桥梁和隧道多。下图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日喀则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拉日铁路走向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耕地
2.拉日铁路桥梁和隧道的比重较大,原因是
①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②节约耕地
③避让保护区 ④避免干扰聚落和其他交通线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