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球真实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
A.篮球似的正球体 B.赤道略扁两极稍鼓的椭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D.规则的椭球体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校一位学生在家做了一个小实验,他用一根细绳绑住家中洗脸池的活塞,用活塞塞住洗脸池的漏水口,然后往洗脸池中放满水。过了几分钟,他看到池中的水平静了,抓住绳子迅速向上把活塞拔出,他看见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形成了漩涡。回答以下问题。
1.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活动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
2.俯视池中水流形成的漩涡与下图相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2.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m B.385m
C.550m D.63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350米
C.300米和250米 D.200米和3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山脉
C.白令海峡 D.苏伊士运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题。
1.有关图示大洲与大洋关系及所处半球的正确叙述是( )
A.濒临两大洋,地跨东西两半球
B.濒临两大洋,位于西半球
C.濒临三大洋,地跨南北两半球
D.濒临三大洋,位于北半球
2.关于图中所示大洲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处北温带和北寒带
B.有回归线和极圈通过
C.西北、东北及南面均有海峡与其他大洲分开
D.南部有三大半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400米、500米和600米。回答下题。
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 从甲地可以看到城镇景观 B. 甲地与城镇的高差可能为301米
C. 该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D. 该区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19时整成功升空。下图为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二号打开发动机开始制动(图甲)和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材料中所呈现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B.包括三级天体系统
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嫦娥二号”奔月途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2.当“嫦娥二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
A.位于①-②之间,并向②点移动
B.位于②-③之间,并向③点移动
C.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点移动
D.位于④-⑤之间,并向⑤点移动
3.下列有关“嫦娥二号”穿越大气层时遇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平流层大气没有运动现象
C.各层大气均有显著对流运动
D.在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1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地形起伏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
B.三种季风气候俱全
C.跨经度和纬度最多的洲
D.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