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对图中地震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的速度E大于F
B、随着深度的加深,E﹑F速度均会增加
C、古登堡面E消失
D、莫霍面E、F速度没有变化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专题:
分析:地震波分横波(速度慢)和纵波(速度快),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E为横波F为纵波.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解答: 解:A、根据图中横坐标,可明显判断出地震波的速度F大于E,故不符合题意;
B、在2900千米以上无论是横波还是纵波随着深度的增加传播速度都增加,但在2900千米深度横波(E)突然消失,纵波(F)速度突然下降,故不符合题意;
C、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深度在2900千米左右,据图可知,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故正确;
D、据图分析,通过莫霍界面时,横波(E)和纵波(F)速度都明显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要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重点是掌握两个分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以及地震波在这两个界面上波速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分析判断11~12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A、22时B、20时
C、14时D、16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
A、23°26′B、30°
C、46°52′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嫦娥二号”发射后的两个月内,牡丹江的昼夜状况为(  )
A、昼大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B、昼小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C、昼大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D、昼小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B、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地的经纬度是(  )
A、80.5°N,O°
B、66.5°S,180°
C、76°N,O°
D、86°S,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则(  )
A、①洋流沿岸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②洋流自西向东依次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③洋流附近形成热带荒漠景观
D、④洋流属于风海流,是东亚和北美太平洋间最佳航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