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示意甲、乙两区域(甲区域内的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A. 地势北高南低 B. 南部主要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C. ①、②两河水能资源丰富 D. 南部的河口三角洲是主要的农耕区
【2】
A. ③是渤海,④是地中海 B. ③是黄海,④是地中海
C. ③水域冬季含盐量高于④水域 D. ③水域水温低于④水域
【答案】
【1】C
【2】D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等高线判断,甲区中①河发育于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起,说明南高北低,南部为河流发源地,不会形成河口三角洲,D错;根据等高线判断,乙地势北高南低,A错。根据经纬度判断,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但纬度较高,植被为针阔混交林,乙区为地中海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①河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年降水量大,加上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也相当丰富,C对,故选C。
【2】根据经纬度判断,③是长白山天池,④是地中海,AB错。长白山天池以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属于淡水湖,盐度比地中海低,C错。长白山天池海拔高,水温低于地中海,D对。故选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 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 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脉的限制
D. 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间多运河
【2】
A. 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 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 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1)结合上图,从三大产业的角度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
(2)结合表1,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三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a、c两地中青年男女比例失调严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①a地战争频繁 ②a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③c地人民普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 ④c地近年来纺织服装工业大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对b地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鼓励当地人口向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迁移 B.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C.实施“提前退休”政策 D.对产妇实施“带薪休假”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某地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以下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半球位置以及当前季节为
A.北半球夏季 B.北半球冬季 C.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
【2】P地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低洼,有沙漠分布
B.气温大于10℃小于20℃
C.一座山,山上有冰川
D.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达20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