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也发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
A.寒潮频繁南下
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
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珠江三角洲城镇图(图甲)、珠三角经济区扩展图(图乙)及材料,并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回答各题。
上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大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东莞的非农业人口已占70%。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产业升级。原先的劳动密集产业向广东北部转移。
(1)读图甲,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
(2)读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广东北部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地的原因。
(3)珠江三角洲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由于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污染日益显露出来。简述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表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测试 题型:综合题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劣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的动力减弱。
(4)该区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分)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劣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的动力减弱。(6分)
(4)该区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珠江三角洲城镇图及材料,并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回答(1)―(3)小题。
上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大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东莞的非农业人口已占7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产业升级。原先的劳动密集产业向广东北部转移。
(1)读图1,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
(2)读图2,分析广东北部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地的原因。
(3)珠江三角洲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由于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污染日益显露出来。简述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表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