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7分)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
(2)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河段的通航条件何处较好?请说明原因。(3分)


(1)② ④ ② 
(2)西南 东北 
(3)乙河段通航条件较好。因为乙河段流量大,水流平稳。

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由高处流向低处;河流应分布在谷地,据图判别五条虚线中②④为谷地,②处收集降水的区域范围比④处大,故②的径流量较大。
(2)判断干流的流向,不要仅局限一段,而应观察干流的整体,结合方向标可知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南 向东北。
(3)通航条件主要从两方面分析:河流流量和地形。乙河段通航条件较好。因为乙河段流量大,水流平稳。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是北京著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
(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4分)
(2)简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如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整个非洲人爱食糖,而苏丹尤甚,一日不可无糖,2008年人均食糖量达17—22千克。苏丹盛产甘蔗,有大片的甘蔗园,在收获的甘蔗田里,几个大型收割机并排收割,重型卡车则紧跟其后装载,装满后立即沿着田野宽敞的马路驶向不远处高大的制糖厂房。
材料二:“苏丹地区示意图”

(1)试分析苏丹发展甘蔗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2)2012年7月,苏丹非洲最大的糖加工企业开张,苏丹将成为阿拉伯和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糖出口国之一。简述苏丹非洲最大的糖加工企业布局的区位优势。(3分)
(3)苏丹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是           ,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5分)
(4)有人预测说红海的面积将扩大,是否可信?说明理由。(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在我国北方某山区沿河公路两侧的景观有“百里山水画廊”之称。此河段绵延112华里,沿途重峦叠嶂山势雄浑,树木花草四季变幻,令人赏心悦目。下图为“百里山水画廊游览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指出在该线路出游的最佳季节和较理想的旅游交通方式。(4分)
(2)简述该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A为           地形区。E为              地形区。(2分)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       (2分)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2分)
(4)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             ℃以下。(2分)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4分)
(6)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4分)
(7)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该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简述你的判断理由。(4分)
(2)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重要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4)P城市产业结构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原因是什么?(2分)
(5)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及赣州古城图(另附赣州古城墙图), 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常饱受水患。北宋刘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赣州城内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赣州古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

(1)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2分)
(2)从地理角度说明,刘彝采用的几项措施使赣州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上所起的作用。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