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缓解热岛效应等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下图为“北京六条通风廊道规划图” 。
(1)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是_______(填写功能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2)分析图中城市集中式空间结构的优缺点。
(3)推测城市通风廊道土地利用类型,以及设计通风廊道走向的主要依据。
(4)分析城市通风廊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答案】(1)行政区 历史原因
(2)优点: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经济。
缺点: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较集中。
(3)公园用地、绿地用地、湖泊河流水面用地、道路用地;盛行风向
(4)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有利于污染物(雾霾)的扩散;让郊区的冷空气更畅通地流动到市区,缓解热岛效应。
【解析】
本题以“北京六条通风廊道规划图” 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有中南海等国家行政机关,可知其是行政区,该区域附近历史上都曾经作为国家的行政区,故其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原因。
(2)优点:城市集中布局各职能部门比较接近,利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管理;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建设成本。缺点: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容易造成各种活动都集中在某些区域,造成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现象。
(3)城市通风廊道的建设目的是优化城市环境,廊道上应该建设公园、绿化用地、水域、道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背北京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其廊道的走向和其盛行风的风向有关。
(4)通风廊道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空气的流通性,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此外,可以把市区的废热带到市区以外的地方,让郊区的冷空气进入市区,从而缓解其热岛效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甲地地形形成的原因。
(2)请描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
(3)简述④环节对河谷地貌形成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到温哥华岛环岛旅游的游客,发现该岛东侧海岸城镇较多,其中维多利亚是该区域最古老的城市;岛屿西侧海岸有许多高大的乔木,为著名的温带雨林(相对与热带雨林,气候更加温和),并有许多峡湾和峭壁,建有大量的省立或国家公园。据导游介绍,该岛东西两侧每年都有大量的鲑鱼洄游,给该岛带来了丰富的渔获量,鲑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极高。
(1)推测温哥华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2)分析温哥华岛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原因。
(3)分析温哥华岛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原因。
(4)近年来,温哥华岛的旅游业有取代传统渔业的趋势。请简析出现该趋势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西部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图中四个国家城市化的表达正确的是( )
A. ①国处于城市化的起步阶段B. ②国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C. ③国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 ④国处于城市化的倒退阶段
【2】1980~1984年,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①②两国城市化增长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B.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C. 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D.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江苏省委发出“促进南北产业转移、推动共同发展”的号召后,位于苏北的宿迁先后派出800余批次、3000多人次赴苏、锡、常等地招商。苏南的红豆、波司登、梦兰、恒力等一批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快步向苏北“溢出”,苏北已经成为苏南大型纺织企业新的主战场。如图示意江苏省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1)分析苏北能够吸引苏南纺织服装企业落户的原因。
(2)简析纺织服装产业省内转移给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上海市某地区某一工作日(左图)与周末(右图)的手机定位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1】本区域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
A. 5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小 B. 8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大
C. 18点前后人口流动持续减少 D. 人口流动量周末大于工作日
【2】该地区主要是( )。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商务区 D. 旅游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 地下水位上升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 蒸发量增加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用水量增加B. 植被覆盖率增加C. 降水下渗量减少D. 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面临通风、采光条件差、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建小区将推广街区制,实现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道路及街区布局俯视图。
(1)说明风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2)分析该城市道路走向对创造宜居环境的有利影响。
(3)说明城市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对城市化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 0 ~ 6km 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 1985 ~ 2004 年增多 B. 1985 ~ 2004 年减少
C. 2004 ~ 2013 年增多 D. 2004 ~ 2013 年减少
【2】2004 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 工业化初期阶段 B. 工业化中期阶段
C. 郊区化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