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19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L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城镇的发展及大坝的修建对L湖产生的影响。(10分)
上游拦水和城镇用水使湖泊水量减少,湖面缩小(4分);临近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4分);湖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2分);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大坝建筑主要影响到达下游的水量,故影响湖泊的水量;而城镇的发展,使湖泊用水量增加且污水排放增加,将影响水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循环十分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  )
A.土壤中B.植物体内C.地表径流中D.枯枝落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洞庭湖形态变化图,回答:(10分,每空一分)

(1)从生态系统类型看,洞庭湖属于______,从环境效益角度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2)从图中可看出洞庭湖的面积已经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保护洞庭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
材料二: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可将我国沙尘暴发生区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Ⅰ区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Ⅱ区主要是新疆;Ⅲ区为青藏高原。
材料三:下图为“全国及各区域平均多年沙尘暴日数相应的季节变化曲线”。

(1)由材料可知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我国三个区域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各有特点:其中与全国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为相似是_______区;年沙尘暴日数最多是_______区;冬季沙尘暴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区。(选填Ⅰ、Ⅱ或Ⅲ)(3分)
(3)Ⅰ区内沙尘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简述其危害及防治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下列哪项对这句话的相关理解是错误的
A.热带雨林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B.热带雨林区的土壤十分贫瘠
C.热带雨林地区因为全年高温多雨,雨林植被一旦遭受破坏,土壤在高温、暴晒和暴雨的淋洗下将很快出现荒漠化
D.这句话只代表部分人片面、偏激的看法,实际上并没有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赤潮”现象。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   
A.肥皂B.含磷洗涤剂C.加酶洗衣粉D.化妆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中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典型地区。

(1)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两地水土流失成因的差异。(6分)
(2)水土流失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危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珊瑚礁形成与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岸礁--堡礁--环礁
B.珊瑚礁形成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地壳的下沉
C.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周围的海域均有珊瑚礁分布
D.堡礁形成伴随着湖泊的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 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 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小题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小题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小题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