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中所列的是2011年1月1日四地白昼时长,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 甲 | 乙 | 丙 | 丁 |
白昼 | 5小时 | 9小时18分钟 | 11小时 | 14小时 |
1.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A. 甲乙丙丁 B. 甲丁乙丙 C. 乙丙丁甲 .丁甲乙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一中高二上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8年)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分别为我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
A.16.4, 16 B.1.64, 1.6 C.1.6, 16.4 D.16.4, 1.6
2.我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 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
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 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
3.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
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
B.我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
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
D.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张家口一中高一文上册衔接第3次周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2月18日12时 B. 2月18日20时
C. 2月19日4时 D. 2月19日12时
2.
A. 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 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 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 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张家口一中高一文上册衔接第2次周练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小时,乙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小时。
(3)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4)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节气),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太阳直射乙地时,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张家口一中高一文上册衔接第2次周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当日太阳高度最大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
A. ②→③→④→①→② B. ②→①→④→③→②
C. ①→②→③→④→① D. ①→④→③→②→①
2.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70°S,30°E) B. (70°S,150°W)
C. (70°N,150°W) D. (70°N,3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张家口一中高一文上册衔接第1次周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2.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12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上册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亚洲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该区域河流处于 (丰水、枯水)期,判断理由是 。
(2)给图中洋流加上箭头,表示出此季节洋流的流向。
(3)甲、乙两地环境人口容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地环境人口容量大的自然原因。
(4)简要分析丙地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张家口一中高一文上册衔接第9次周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中,与植物种群“搬家”相似的是
A.许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
B.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
C.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加剧,冻土层温度下降,厚度增加
D.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
2.为抑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人类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张家口一中高一文上册衔接第6次周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 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2.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