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 B.区域资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
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 | D.资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
A.耀斑 | B.黑子 | C.太阳风 | D.日珥 |
A.光球 | B.色球 | C.日冕 | D.大气层之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乙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全国性农业基地。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突出矛盾,下列表述,不能说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的是
A.乙省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 |
B.乙省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 |
C.乙省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
D.乙省自然灾害频繁,耕地破坏、丢荒严重 |
A.水果——昼夜温差小 | B.甜菜——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
C.小麦——气候干旱,冰雪融水多 | D.棉花——多晴天,光照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c三条住宅基地变化率曲线,分别表示的是( )
A.全村、村中心、村周边 | B.全村、村周边、村中心 |
C.村周边、全村、村中心 | D.村中心、全村、村周边 |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 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河流的洪涝治理
C.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 D.流域内的矿产开发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影响是( )
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②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③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可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火电 | B.核电 | C.水电 | D.风能发电 |
A.污染防治 | B.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
C.水涵养林的保护 | D.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2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题。
【小题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 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
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 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世界某三地“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三地中易发生地震的是
A.①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
A.非洲西海岸 | B.英国西海岸 | C.日本东海岸 | D.巴西东海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A.雨水、雨水 | B.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
C.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 D.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