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 | B.内地核 | C.软流层 | D.上地幔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当我们欢度国庆节之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68 m | B.488 m | C.678 m | D.708 m |
A.沿河有瀑布分布 | B.①~②段大致自西南流向东北 |
C.②~③段流速最快 | D.③~④段流量最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太阳由里及外的三层大气层,④为出现在太阳①层上的暗黑色斑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①、②、③依次是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
B.①层的温度约为6000开 |
C.②层上有些区域会突然爆发,出现增亮的斑块 |
D.④现象大约每隔11年就会出现一段明显增多、增大的时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过程或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大气吸收 | B.②——大气散射 |
C.③——大气反射 | D.④——大气逆辐射 |
A.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
B.反射作用的强弱与云层的多少及厚度呈反比 |
C.太阳可见光中的红、橙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
D.可见光不会受到任何削弱,可以全额到达地面并被吸收 |
A.起主要作用的是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汽 |
B.实现了地面能量的“零散失” |
C.降低了白天近地面的气温,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
D.地面辐射越强的地方,其大气的保温作用也越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