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专题:
分析: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时,对于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极其以北地区极昼,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南极圈极其以南地区极夜,赤道上昼夜平分
6月22日:日出点达到一年中东偏北的最北端(若刚好出现极昼,则日出点为正北方);6月22日:日落点达到一年中西偏北的最北点(若刚好出现极昼,则日落点为正北方).
解答:
解:
从太阳视运动状况,即日出日落看,甲图昼长夜短,位于赤道与北极圈之间,乙图极昼,日出点为正北地平线上,位于北极圈上;丙图极昼,子夜太阳高度大于0°但小于正午太阳高度,位于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丁图太阳高度整天相同,位于北极点.
A.正午太阳高度丙地总比甲地小,故不符合题意.
B.乙、丙都位于太阳直射点北边,丙在乙的北边,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丙地全年小于乙地.故正确.
见示意图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5/204/5997f2d4.png)
C.6月22日,甲乙之间的各地,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故不符合题意
D.6月22日,甲以南的各地中,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甲与赤道之间的地区不是最小值,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理空间现象能力,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