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    )                                           
A.控制人口规模B.转变发展模式
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
A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人口问题是引起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源,故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规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社会,应成为社会的共识。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用水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迅速增长 ②工农业迅速发展 ③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④气候变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④
小题2: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因素是(  )
①乱伐森林,环境破坏 ②用水量迅速增加 ③水质污染 ④气候异常,干旱少雨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3: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下列手段属于经济手段(  )
A.制定生活性用水供应优于生产性用水供应的政策
B.明令禁止非节水型器具的生产和销售
C.国家加强对水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D.适量、适度调整水价和水资源费的征收幅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舟山渔场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B.避免高温作业
C.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D.避免赤潮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010年11月12日,第五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幕,据此回答9~10题。
小题1:第五届年会主题“低碳城市,公众责任”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D.人地伙伴论
小题2: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B.围湖造田
C.陡坡开垦D.挖掘“发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判断题

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主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协调人地关系的是(    )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电厂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指标体系由资源环境子系统(资源丰度、环境压力、环境治理、环保水平等)、经济子系统(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等)和社会子系统(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城市发展等)组成。图是我国某城市群2000-200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变化趋势图,表是和谐度等级划分表。


(1)试分析2000-2008年我国某城市群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变化特点?(6分)
(2)资源环境子系统和谐度变化趋势如何?简析其原因。(6分)
(3)社会子系统和谐度的变化趋势如何?简析其原因。(8分)
(4)简述促使经济子系统和谐度不断优化的主要措施?(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处于     
A.盲目崇拜和依赖阶段B.“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阶段
C.“征服自然”阶段D.“天命观、有神论”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
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D.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