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陕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左图)及自然状态下年降水量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右图)。

材料二  1990~2010年陕北地区耕地面积变化及其在耕地总面积中的比例。
类型变化
1990~2000年
2000~2010年
面积/㎞²
比例/%
面积/㎞²
比例/%
耕地 林地
-16.21
-0.06
-2405.03
-8.45
耕地 草地
317.01
1.22
-9935.03
-34.90
耕地 水域
4.05
0.01
118.97
0.42
耕地 城乡工矿居民地
-28.79
-0.10
-225.14
-0.97
耕地 未利用土地
-3.11
-0.01
172.01
0.60
耕地增减合计
272.94
0.97
-12274.22
-43.11
注:面积和比例数值为正,表示耕地净增加;数值为负,表示耕地净减少。
(1)简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2)从降水的角度,判断陕北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6分)
(3)简析陕北地区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耕地总面积的变化特点及原因。(8分)

(1)年降水量多集中在350mm至600mm之间;南多北少。(4分)
(2)水土流失(2分)
年降水量多少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年降水量在350~550mm之间土壤侵蚀强度大;
陕北地区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在350~550mm之间。(4分)
(3)1990~2000年耕地总面积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毁草开荒;(4分)
2000~2010年耕地总面积大面积减少,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以及城乡工矿居民地占用耕地。(4分)

试题分析:
(1)可以根据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和延伸方向来分析其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从数值看年降水量多集中在350mm至600mm之间;年等降水量线总体按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其更替规律是南多北少。
(2)首先要明白生态问题是指哪些问题,其次要根据题意把判断的依据说清楚。从自然状态下年降水量与土壤侵蚀关系图中发现, 年降水量多少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年降水量在350~550mm之间土壤侵蚀强度大。从陕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上看,陕北地区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在350~550mm之间。说明土壤侵蚀严重,所以从降水的角度判断,陕北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3)从表中最下面一栏耕地增减合计可以分析两个时间段耕地总面积是增加还是减少,从其他各栏看耕地面积的具体变化,注意表下备注。1990~2000年耕地增减合计为272.94,面积和比例数值为正,说明耕地总面积有所增加。“耕地 草地”一栏耕地增加最多,所以主要原因是毁草开荒;  2000~2010年耕地增减合计为-12274.22,面积和比例数值为负且很大,说明耕地总面积大面积减少,“耕地 林地、耕地 草地、耕地 城乡工矿居民地”耕地面积变化为负值,说明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城乡工矿居民地占用耕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小题2: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8分)
材料一 见图甲和图乙

材料二 长三角、珠三角和全国三次产业构成比较(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年
2004年
1990年
2004年
1990年
2004年
长江三角洲
15.8
4.6
57.0
55.9
27.2
39.6
珠江三角洲
14.4
3.8
44.2
53.8
41.4
42.4
全国
27.1
15.2
41.6
52.9
31.3
31.9
(1)图甲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8分)
(2)改革开放以来,图乙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它以A______(城市名)和深圳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群之一。请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条件。(7分)
(3)读材料二,1990年~2004年,两个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8分)
(4)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图甲中_____(数码)城市举办,为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该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建设,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小题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腾冲是我国著名的地质景区,火山景区正申报为国家4A级景区,世界地质游客逐年增加。下图是云南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图。

(1)腾冲旅游资源独特,游客却少于路南石林景区,试分析原因。(6分)
(2)试简析旅游业的发展对腾冲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中,水土流失地区有哪些分布规律?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河流某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回答以下列问题。

小题1: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  (  )
A.M、N同时右移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D.M右移、N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体积比约占38%—45%,有机质约占5%—12%,孔隙约占50%(孔隙由水和空气此消彼长组成)。土壤组成受当地环境影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地土壤结构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为黄土高原土壤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下列有关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退耕还湿后,土壤中的水体积比会下降
B.②地增施有机肥和适量的石灰进行土壤改良
C.③地植树造林,主要减少风力侵蚀和矿物质流失
D.④地土地退化表现为水和有机质容积比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资源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较为丰富的有
①铁矿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风能 ⑦水资源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