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
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日等温面(气温值相等点构成的面)和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处
A.甲处气温、气压均高于乙处
B.甲处气温高于乙处,气压低于乙处
C.甲处气温、气压均低于乙处
D.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高于乙处
2.该天气系统属于形成
A.伏旱天气的副热带高压 B.寒潮天气的亚洲高压
C.雷电暴雨天气的热低压 D.梅雨天气的准静止锋
3.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特点是
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寒冷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近年来智利与我国交往密切。该国地理位置偏远,有“天涯之国”之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智利人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原因。(3分)
(2)据图说出冰川对科尔科瓦多湾地区地貌形成的作用。(4分)
(3)说出智利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4)有人认为应扩大智利南部港口规模,营造世界大港。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该地岩石主要为砂岩,甲为一河心沙洲,P、Q为航道。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古人常把宝藏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可能位于( )
A.吉林 B.湖北 C.山西 D.云南
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
B.若该河段为自东向西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深
C.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减缓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3.若该河自东向西流,现代人要找古人宝藏,应该找的地点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四川盆地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点。(6分
(2)分析该地区地形特点对土地利用的影响。(8分)
(3)图中旱地传统上种植小麦和玉米,拟将其全部调整为果园。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南美洲甲国简图。
材料2: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下图为2001-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
(1)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原因。(4分)
(2)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说出该工程的输水方向及依据。(4分)
(3)据材料二,概括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6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图中下面的三层自然带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该山北坡出现针叶林带而南坡没有,其主要原因是北坡
A.向阳迎风 B.向阳背风
C.背阳迎风 D.背阳背风
3.与该山垂直自然带的基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