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
(1)材料一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就这一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3)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不同季节有差异(如右图所示)。你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
某城市围绕“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的主题展开讨论,请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
(4)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2分)
(5)一市民建议,本市绿化不应再建大型草坪,需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6)有同学提出在我国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都应该大力建造防护林工程,你认为三地建防护林的环境作用相同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某时高空气压值为4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Pa、Pb、Pc分别表示A、B、C三地在海拔5700米水平面的对应点上的气压值。读图判断13~14题。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c<Pb C.Pc>Pb>Pa D.Pa=Pb<Pc
14.此时,A、B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特征和C地近地面的风向分别是:( )
A.晴朗 阴雨 东南风 B.阴雨 晴朗 西北风
C.晴朗 阴雨 西北风 D.阴雨 晴朗 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图1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4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题。
1.图甲中O、M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1℃ B.2℃ C.3℃ D.4℃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图乙中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3.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4.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为热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 C.工业活动 D.纬度差异
5.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 、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图中与天津市近地面对流层大气运动所体现的地理原理相似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在实际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这主要是由于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 ,B ,C ,D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加箭头表示近地面各风带的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 风带和 风带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5)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季节,罗马的气候特点是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南半球低纬环流近地面的风向将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