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图,回答小题。
1.有关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
A.甲—冻融作用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水蚀作用
B.甲—过度放牧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冻融作用
C.甲—冻融作用 乙—水蚀作用 丙—盐碱化 丁—过度樵采
D.甲—风蚀作用 乙—盐碱化 丙—过度垦殖 丁—水蚀作用
2.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降水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 )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七区域环境建设和资源综合开发(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国土资源部2012年4月28日发布的全国土地石漠化报告显示,我国石漠化的总面积达到了11.35万平方千米,每年因为石漠化损失的耕地面积为30万亩。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1.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2.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表径流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9单元人口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本次普查结果显示:
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不包括港澳台),十年间增加了约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5‰。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
材料2:我国总人口性别比已经由10年前的106.74下降为105.20;而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升高,达到了118.06。
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折线图
材料3:“2010年我国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及变化图”。
(1)从甲图可以看出5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为(3分)( )
A.不断加快 B.不断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2)结合甲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目前我国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为(3分)( )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高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增长阶段
(3)材料2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6分)
(4)根据材料3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此种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C.环境污染指数逐年上升
D.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空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级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据此回答小题。
1.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B.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C.加剧了人地矛盾
D.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2.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露天焚烧
C.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7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最长的沙漠隧道——大(塔)四(眼井)铁路张栓沟隧道安全贯通。该隧道位于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的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漠中,隧道全长3 002米。据此完成小题。
1.建设沙漠隧道的主要自然障碍为( )
①风积沙层、流动沙丘稳定性差 ②海拔高,地势起伏较大
③地下岩石遇水膨胀、软化、失水,易收缩、开裂 ④温差大,地下水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影响大四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为( )
A.技术 B.城市、人口分布
C.资源开发 D.国家政策
3.大四铁路建设的主要意义为( )
①有利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 ②促进内蒙古东西部地区的联系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③有利于边疆的稳定 ④加快沿线城市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7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广珠城轨的开通将使珠三角升级为“超级城市体”,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2.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B.能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人们出行难的问题
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中国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5单元人地关系(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1中A所在地区与图2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4分)
(2)图1中C所在区域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6分)
(3)图2中D所在地区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陆地和海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侵入所形成的板状岩体称为“岩墙”,下图为“不同年代相互穿插的岩墙图”。按生成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