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扎龙湿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C. 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D. 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2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土地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过度垦殖 D. 土地荒漠化

【答案】

1D

2B

【解析】

1气候寒冷,气温低,蒸发量少,地下水水位偏高,有利于湿地的形成,而不是地下水位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水增多,都有利于湿地的形成。

2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一处火山口湖附近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湖中小岛最高处的海拔与图中A山峰项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99米
B.199米
C.299米
D.399米
(2)该小岛的岩石类型及物质来源最可能是( )
A.石英岩、地壳
B.砂岩、地壳
C.片麻岩、地幔
D.流纹岩、地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中亚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亚棉花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B.中亚的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业都比较发达

C.中亚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

D.本区的采矿、冶金和军事工业比较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983~2003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83~2003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为减缓气候变化,人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加强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
B.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对太阳能、核电、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加快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禁止使用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竣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读下图“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A. 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 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 需修筑的隧道长,难度大,造价高

D. 水源地污染严重

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彻底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

B.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武功段的渭河径流量增多

D. 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沿海地区简图”。

(1)图示地区位于( )
A.伊比利亚半岛沿海
B.亚平宁半岛沿海
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沿海
D.智利南部沿海
(2)该地有众多岛屿和深入半岛的峡湾,它们是由( )
A.海浪侵蚀造成的
B.流水堆积造成的
C.冰川侵蚀造成的
D.风力侵蚀造成的
(3)图示地区( )
A.渔业发达
B.有寒流经过
C.人口稠密
D.有季风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有时需要现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3550-3650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影响日本“硅岛”电子工业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B.原料C.能源D.知识和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受周围浮冰影响,被困南极地区。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南极大陆周边地区多浮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降雪量大
B.风力强,浮冰流动
C.处极夜,海水凝结
D.处暖季,海冰融化
(2)为及时了解“雪龙号”周围浮冰情况,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北斗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视频传输技术
(3)将南极陆缘冰运到澳大利亚,满足其用水需求,图中运输线路选择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