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9.下列关于S地区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人口比重减少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于农村
D.城镇人口的增加都是因为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

分析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解答 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比重增大,A错;农业劳动力由1013-346=667万人到1149-651=498万人,农业劳动力减少,B对;从表中看不出来人口自然增长率,C错;城镇人口的增加是由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D错.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区域部分社会经济指标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锋面①过境时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寒潮B.伏旱C.沙尘暴D.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植被覆盖率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D.大力发展耕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图中所示地区,肯定位于(  )
A.赤道地区B.低纬度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热带气候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2010年我国黄海沿海月平均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指出2010年黄海沿海月平均海平面较常年变化的主要差异,并从季风的角度推测其成因
(2)描述图中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I→V地质时期中,该海域海岸线的变化情况是(  )
A.I→III海退,III→V海进B.I→III海进,III→V海退
C.I→IV海退,IV→V海进D.I→IV海进,IV→V海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图1)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二:杏花村(左图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山西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
(2)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的是D.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有利的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B.寒潮C.台风D.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从2000年到2010年,关于A、B两地区城市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B.B地区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
C.A地区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D.B地区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