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要将该区域转绘到1:10000的地图上,则甲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应为( )
A.1厘米 B.2厘米
C.3厘米 D.4厘米
2.如果丙地气温为21℃,且乙丙两地之间的气温变化接近气温垂直递减率,则乙地气温约为( )
A.18.5℃ B.9.5℃
C.23.5℃ D.28.5℃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10月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
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 )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
2.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
A.油气资源 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产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通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流域面积为15133 km2。海拔介于1700 m~5300 m。下表为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大通河流域径流的影响。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起止年份 | 降水(mm) | 径流深度 | 降水因素 | 人类活动因素 | ||||
实测 (mm) | 理论 (mm) | 总减少 (mm) | 影响值 (mm) | 影响率 (%) | 影响值 (mm) | 影响率 (%) | ||
1961~1994年 1995~2005年 | 496.67 505.18 | 191.18 162.52 | 191.18 196.16 | 28.66 | -4.98 | -17.38 | 33.64 | 117.38 |
1.推断大通河流域主要的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地下水
C.冰雪融水 湖泊水 D.湖泊水 地下水
2.导致大通河流域径流深度发生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明显 B.人类植树种草,恢复生态
C.流域面积缩小 D.人类从该河流域调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S市是该岛最大的城市,人口约20万(全岛约70万)。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l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
(1)说出甲岛5-10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2)简析甲岛无大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6分)
(3)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赤道附近甲山的地形剖面和气象要素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曲线a表示的气象要素可能是( )
A. 年日照时数(小时)
B. ≥10℃积温
C. 7月降水量(mm)
D. 年可能蒸发量
2.甲山
A. 东南坡最大降水高度高于西北坡
B. 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
C. 西北坡为海洋湿润气流迎风坡
D. 西北坡的流水侵蚀作用强于东南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甘蔗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最适宜甘蔗生长的水热条件为年降水量1 500 ~2 000
mm,生长期内≥10℃积温6 500℃以上。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各题。(8分)
材料一 下图为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统计表。
年份 | 种植面积(104hm2) | 产量(104t) | ||
广东 | 广西 | 广东 | 广西 | |
1990 | 29.06 | 31.99 | 2 615.5 | 1 501.8 |
2000 | 17.81 | 50.87 | 1 253.2 | 2 937.9 |
2010 | 15.49 | 106.93 | 1 300.1 | 7 119.6 |
(1)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的变化特征是 、 。简述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的变化特征。(2分)
(2)干旱是影响广东雷州市甘蔗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析该限制性因素的成因。(2分)
(3)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说明广西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方向。(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A.B.C三地6月22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太阳高度对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影响大,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上图分析,B地位于C地的什么方向
A.正北 B.西北 C.东北 D.正南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煤、石油、核能等能源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③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一些地方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④耀斑爆发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大
⑤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A.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22分)
材料一:在非洲,由于土质退化,大片大片的农田和放牧地区正在消失。在撒哈拉大沙漠南部边缘地带,近50年来已有约25万平方英里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沙漠,这片土地的面积相当于索马里的国土。由于已无法使现有的农田提高质量,非洲农民被迫通过砍伐森林或利用更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扩大生产。非洲每年大约有1200万英亩的森林消失,这主要是人们开垦农业用地造成的。非洲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但并没有使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也没有减少原本贫困的现象。从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时间里,肯尼亚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从40%增至47%,在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营养不良的人口从9600万激增至2.04亿。直到今天,贫穷的非洲一直在依靠外国的援助才能拨款进口粮食。这在今后几年将会变得更加困难。目前,非洲的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为2%,如果不增加粮食生产,那么到了2020年,这个地区的粮食赤字,也就是粮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差额,将增加到7倍以上,达到7400万吨。
材料二:非洲的人口约有十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5%,自然增长率为2.4%,位于世界各大洲之首。
(1)非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解决措施?(12分)
(2)非洲的粮食问题是如何产生的?(6分)
(3)农民砍伐森林或过度开垦荒地扩大生产,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