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9分)
材料一:经过对青藏高原的长期考察,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的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目前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但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169℃,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地区简图。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A城区的交通干道走向以       (东西或南北)为主,试简要分析原因。(3分)
小题2:B湖是       ,试分析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4分)
小题3:试分析青藏高原对亚洲局部地区的气候和河流所产生的影响。(6分)
小题4:说出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2分)
小题5:在松潘以北地区有我国一块著名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4分)

小题1:东西。(1分)A城市是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南北两侧为山峦对峙,城市主体集中于河谷,形成东西走向的带状城市,制约了城市交通主干道也以东西走向为主。(2分)
小题2:青海湖。(1分)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区近年来降水偏少,造成入湖水量减少(1分);同时由于“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蒸发量增加,入湖水量少于蒸发量,使湖面缩小(1分);再次,由于湖泊流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加剧,截留了不少流入湖的水量,致使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分)。
小题3:青藏高原地区形成寒冷、缺氧、大风、低压的环境特征;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北上,使高原北部地区降水减少,并导致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更加干旱;青藏高原还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加大了季风的影响范围;青藏高原是亚洲不少大河的发源地,称为亚洲水塔,使亚洲河流呈现放射状水系,在高原与其它地形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6分)
小题4:优势:光照条件好(1分);劣势:热量差(1分)
小题5:①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1分);②该地区地势低洼,附近河流向此聚集,排水不畅,同时黄河亦流经此地区,水源充沛(2分);③该地区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气温均比较低,蒸发微弱(1分)。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A为兰州市,由于黄河经过,及周围山地限制因此其交通干道走向以东西为主。
小题2:B为青海湖。由于地处内陆地区蒸发量较大,降水较少;加之工农业和城市用水量增加,致使该湖湖面面积缩小。
小题3: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深入,使得中亚地区和我国新疆较为干旱;同时由于其高大的海拔,加强了季风环流;而它又成为世界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并且在与其他地形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
小题4: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但是,正是由于海拔高,热量条件差,形成典型的高寒气候。
小题5:由于该地区降水比较多,加之地形较周围低,同时黄河流经此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蒸发弱,所以形成了沼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以下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亚及我国“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示意图(图6)

材料二:2009年12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中亚,14日与土、哈、乌三国总统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仪式,共同打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启动阀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管线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1)中亚图中A国是________,与我国的________(省区)相邻,中亚图中阿姆河是数字________所代表的河流,①、②两河皆注入________,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数字③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河,它是源自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2)中亚的植棉业具有世界意义,试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3)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中亚,尤其是南部平原地区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试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4)作为我国第一条源自境外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开通,不仅有利于国际间能源和经济合作,由于它与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相接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惠及我国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多个省市,必将对国内的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简单说明其影响的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2分)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读“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分布图”及“2006年1-10月广东汽车出口情况分析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年来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有何特点?这样布局的好处是什么?(4分)
(3)大、中城市大多专门经营汽车的“汽车城”,其地址多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试分析其有利区位因素。(4分)
(4)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火爆,轿车正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能促进相关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一些弊端。简述我国汽车消费迅猛增长带来的问题有哪些?(6分)
(5)根据图二反映的问题,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09年入冬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雪警报,我国北方较多地区受暴雪影响严重,图16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 根据图16中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画出等压线,并用正确的图例画出锋线(4分)
(2) 图16所示,雨雪主要分布在_______(2分)
A内蒙古东部   B 黑龙江东部  C 新疆北部  D 华北东部
(3)每次大雪过后都伴随大幅度降温,导致降温最主要原因是_____(2分)
(4)严重的大雪除了压垮建筑,影响农民生活,还会对_____部门长生影响(2分)
(5)请用所学知识评价大雪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1中河流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受         (3分)因素制约。其回归线以北的地形特点是                                 。(3分)
(2)图1所示河流流域开发潜力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3)图2所示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是什么?(6分)
(4)图1所示区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某种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分析本区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图2反映了该种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在我国的变化,它反映了什么规律?(1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一艘海轮于2006年1月5日上午8时(当地区时)从B国港口城市②起航,经过28天13小时到达A国港口城市①,到达时当地区时为: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该海轮起航时,阳光洒满海面,海轮的影子朝向________方向。
(2)为节省燃料,海轮一路上尽可能顺洋流沿最短航线航行,在B国沿海航行时助航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假定海轮旗帜的飘向只受盛行风向影响,则整个航程中旗帜飘向的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右图中阴影区所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示意图 (图中Ⅰ—Ⅴ表示气温从高到低),回答:

(1)影响图中温度带Ⅱ—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2)乙河流域与甲河流域相比,发展农业生产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1,完成1一3题。

小题1: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B.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问相互联系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小题2:图中关于甲、乙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空问结构比乙城市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D.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小题3: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两区域的领导人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图文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区域所示目前世界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其名称为     ,2004年该组织“东扩”,目前,共有       个正式成员国。(2分)
小题2:在图中用斜线标出2004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国。(1分)
小题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成员国在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