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专家将喀斯特等地貌分布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形区中,工程性缺水表现更为突出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云贵高原 D. 珠江三角洲
【2】缓解一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跨流域调 C. 节约用水 D. 人工降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黍,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汉族最早耕作的粮食作物之一。《史记》记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泾水即今陕西境内的泾河,所谓“粪”即“淤”。这种引水灌溉,人工增肥的“淤田”法,早在战国时就普遍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黍”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最适宜泾水流域“淤田”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泾水冲积区种植“黍”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②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黄土通透性好 ③河泥淤田,土壤肥沃 ④泾水流量充沛,满足四季灌溉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亳州市利辛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境内煤炭探明储量14.4亿吨。2016年11月,安徽省最大的坑口电站—利辛板集电厂一期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够亳州市用两年,不但解决了区域煤炭外送、电力回流的困窘,还将剩余电力汇并到皖电东送通道输送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板集电厂建设的突出区位优势是( )
A. 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B. 农业基础好,人才储积量大
C. 工业联系紧密,水源充足 D. 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2】板集电厂建设对利辛县的意义有( )
A.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B. 降低经济发展成本
C. 增加内外交通压力 D. 减小环境保护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生产空间布局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由长江流域的苏、湘、鄂、川向黄河流域的鲁、冀、豫迁移;同期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长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向西北内陆新疆迁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棉花种植分布广泛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降水丰富区面积广 B. 地形复杂多样 C. 气温适宜区面积广 D.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2】促使棉花产区由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向新疆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新疆
①光热充足 ②劳动力充足 ③耕地面积广 ④技术先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限制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崎岖 B. 技术落后 C. 交通不便 D. 水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赤潮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 泄漏的石油 B. 重金属盐 c.固体废弃物 D.氮、磷营养物
【2】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北方近岸海域 ②南方近岸海域 ③城市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影响有
①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②加快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③使污染区域集中 ④使污染区域扩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我国优质棉果的主产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该地传统民居可能是
A. 四合院 B. 吊脚楼 C. 半地窖 D. 土楼
【2】该区域棉果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3】该区域,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A. 山麓地带 B. 河谷地带 C. 山顶地带 D. 山腰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
A. 气温低,蒸发弱 B. 降水丰富
C. 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 D. 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
【2】【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最不可取的是( )
A. 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 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 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 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