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最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降水少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B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且周围山脉阻挡,故降水少,气候干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中①、②、③是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有关界线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全年均温00C等温线,③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与非森林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组国家中,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属内陆国的是
A.蒙古、阿富汗、越南B.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C.蒙古、阿富汗、老挝D.哈萨克斯坦、泰国、缅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四个我国省级行政单位,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境内雨季最长和最短的分别是
A.①和③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④
小题2:关于四个省级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省南部地区有热带雨林景观和傣族风情
B.②省的苹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C.③省的稀土矿储量全国第一
D.④省与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7分) 材料一   3月20日,“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地产与旅游主题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本届国际旅游论坛的主题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旅游文化产业的变革”。“地产与旅游”作为海南未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为重要的两大产业,也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上午9时,来自国内外的政、商、学三界的相关重要人士陆续步入会场,一齐解读海南、把脉海南,共议海南未来发展大计。    
材料二:  1999年,我国海南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策,海南岛应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热带海岛生态系统、发达的生态产业、自然与人类和谐的生态文化、一流的生活环境的省份。
材料三: 博鳌原为濒临南海的小城镇,它完整地保存了热带水域的原始生态。2001年2月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为世人瞩目。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 ,凸显了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共识。
材料四: 下图为海南岛区域简图和博鳌镇景观图。

(1)A省界位于       (海峡),是我国的       (填边缘海或内海)。(2分)
(2)B处是      盐场,简述该盐场的形成原因。(3分)
(3)海南岛是冬季北京的蔬菜供应基地,冬季影响该岛蔬菜生长的限制性气候因素是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3分)
(4).从海南建省到提出建设生态省,正是经历了国际上                    思想从提出到完善,到普遍接受乃至广泛认可的全过程。海南岛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应充分突出             和岛屿以及              特色。海南省的能源优势主要表现在(2分)
A.水能丰富B.油气资源丰富C.太阳能丰富D.煤炭丰富
1、 海口市突出的农业特色是_____________,说说与我国其他商品性农业基地相比其自然区位优势。(3分)
2、 博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试分析博鳌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的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4分)读图12“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⑴ 判断a、b、c三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大小关系,说明理由?(4分)
                                                                 
                                                                 
⑵ 形成丙处地貌类型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貌易给附近地区造成什么问题?(3分)
                                                                 
                                                                 
⑶ 乙和丁所在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农业区,制约其农业生产共同的主导因素及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分)
                                                                 
                                                                 
⑷ 图中流经甲城市的河流是          ,试述河流在图中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1)图中字母A山脉的名称是          ,简述该地形区的地理意义。(4分)
(2)比较图中a、b、c三条等降水量线的大小关系,并分析该b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3分)
(3)分析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征及其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小题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小题3: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天然植被是( )
A.荒漠草原、荒漠B.草原C.森林、草原D.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