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 D.园艺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高三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 季风 C.地形 D.海陆位置
2.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
C.华北地区正值春旱
D.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渭南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地球表面四地北半球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正午影子长度与影子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四地按纬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2.图乙为冬至日四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其中与图甲中④地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重庆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亚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
3.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明显
B. 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
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 甲产业 | 乙产业 | 丙产业 |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
|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北京(39%)、 广东(26%) | 上海( 35%)、广东(28%)、江苏(20%) |
1.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2.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
3.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 12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 A 地区7 月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6 分)
(2)指出 A 所在纬度的气压带名称,并说明该气压带的形成过程。( 6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对2012年04月09日 08时00分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实况分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 )
A.22 B.35 C.48 D.56
2.下列字母所处位置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 ( )
A.Z、X、P B.P、Q、Z C.P、M、Q D.X、M、Z
3.图示时刻,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将飘向 ( )
A.偏东方 B.偏西方 C.偏南方 D.偏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读北半球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可判断该河流可能位于( )
A.地中海沿岸 B.亚热带大陆东岸
C.温带大陆内部 D.我国东北地区
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d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河流上游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1960~2009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降水趋势系数”。
1.关于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升高最为显著
B.冬半年的气温将高于夏半年
C.全年最低温度上升最为明显
D.7-9月的降水量最少
2.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 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
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