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阳直射点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所处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在乙图中用箭头画出北半球中纬度风带的风向。
(3)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的是________图。
(4)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最大值的是________图,山西省盛行偏南风的是________图。
(5)全年在大气环流形势A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答案 (1)中纬西风(西北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2)图略(西南风) (3)甲和丙 (4)丙 甲 (5)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 由于高低纬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了三圈环流。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就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夏季向高纬度移,冬季向低纬度移。移动5~10个纬度。由于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点不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其中最明显的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和热带草原气候(夏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信风带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下题。
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3.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轨道示意简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读图回答5-7题。
5.每年的国庆节假期间,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6.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B.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C.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
D.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
7.地球由丁处公转到甲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A.大于23°26′ B.小于23°26′C.等于23°26′ D.等于46°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公转轨道图中b位置处绘出赤道平面,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
(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该日过后的三个月内,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昼长变化情况是 。
(3)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沿公转方向从c到d,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在此期间,全球范围内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范围是如何变化的?山东省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在该段时间内又是如何变化的?
(4)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沿公转方向从a到c,地球公转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b位置时,山东省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怎样的?同样位于b位置时,北极圈上的昼长比赤道上(大或小)几个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