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图文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确保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城市用粮调拨,同时向自然灾害多发的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数次运输救灾粮,还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昔日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而今日的“缺粮大省"送粮。
材料二 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与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关系最密切,也受风调雨顺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1 995 201 3年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发生自然灾害频次的数据统计。
(1)简述图中所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特点及l999年以来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6分)
(2)苏、浙、粤、闽等省,曾经是传统商品粮产区,是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其农业生产的变化?(4分)
(3)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分析,形成“北粮南运"局面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1 2分)
(1)粮食总产量先增后降再连续增长,(2分)1999-2003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全国粮播面积下降。(2分)2005-2013年粮食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强农村惠民政策的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市场的需求;交通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任答2点,即可得4分)
(3)问题:与南方相比,北方水热等资源欠丰富;复种指数低,增产潜力小;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北粮南运严重耗损农业水土资源,加快了水土流失,扼杀了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过量消耗北方地下水资源,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出现严重环境问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加速农业生态恶化,危害北方人民的健康;南北交通压力增大。(任答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对策:提高粮价,给粮食生产区提供补贴,调动南方农业区产粮积极性;减轻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减少水土资源的消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水平和高经济效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粮食深加工,转化成食品、工业原料、肉蛋奶等;利用各种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及生物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任答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1999-2003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根据图例可以看到,全国粮播面积下降。2005-2013年粮食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加强农村惠民政策的实施,图中农业机械曲线明显上升,表明农业现代化推进。所以粮食总产量呈现先增后降再连续增长的特点。
(2)苏、浙、粤、闽等省是沿海省份,随着改革开放,工业迅速发展。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取代的农业的主要地位。
(3)与南方相比,北方水热等资源欠丰富,复种指数低,增产潜力小。北方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北方大力发展农业,严重耗损农业水土资源,加快了水土流失,扼杀了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过量消耗北方地下水资源,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出现严重环境问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加速农业生态恶化,危害北方人民的健康。“北粮南运",导致南北交通压力增大。
针对“北粮南运"产生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有提高粮价,给粮食生产区提供补贴,调动南方农业区产粮积极性。减轻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减少水土资源的消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水平和高经济效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粮食深加工,把粮食转化成食品、工业原料、肉蛋奶等。利用各种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及生物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考点: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特点及原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差异及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a B.b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三第八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上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 )
2.下面关于该板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海水最深 B.乙处岩石形成年代最晚
C.丙处岩石圈厚度为全球最大 D.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读柬埔寨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农业是柬埔寨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工业基础薄弱,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2年以来,柬埔寨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改善旅游环境。其主要旅游点有世界闻名的吴哥窟、金边和西哈努克港等。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建造于12世纪。右图中的塔布隆寺是吴哥窟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之一。1992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将它列入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1)根据柬埔寨气候资料,说明一年中柬埔寨较为适合旅游的时段是什么时候并简述原因。(4分)
(2)请对柬埔寨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准备有条件放开二胎生育。某大学生根据调查数据(政策改变后生育率为原生育率的1.4倍左右)设计了人口政策变化前后的人口增长数学模型(如图)。完成下题。
【小题】 图中正确表达了政策改变后劳动力(15~60岁)变化(比重或人口数)的是
A.模型1 B.模型2 C.模型3 D.模型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多功能摄影爱好者小马在我国某地区拍摄了梯田景观(图甲),并绘制了此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梯田景观图可推理出
A.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B.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区
C.拍摄此照片时,我国长江流域油菜花开
D.拍摄此照片时,美国中西部草木枯黄
2.根据梯田景观图估测图中农夫所在那块农田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千米一100公顷一1 500亩)
A.0.08平方千米 B.8亩 C.O.8公顷 D.O.08公顷
3.若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河岸的BC两点高差为o.5米,AD高差为4.6米,下列选项判断准确的是
A.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B.河流西岸受流水侵蚀较严重
C.该河流有结冰期 D.该河流自南流向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20℃等温线表示七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
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各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
A.P1、P3 B.P2、P3 C.P2、P4 D.P1、P4
2.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气候冷湿 B.水源不足 C.光照不足 D.市场狭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位置与水系图,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马达加斯加是位于印度洋西部的一个美丽的岛国,全岛由火山岩构成。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0%以上,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该国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水稻单产低,稻米仍不能完全自给。近几年来,中国援助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种试种成功并获得高产。
材料二:旱稻性喜高温耐旱,是水稻的变异型,通常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区、半山区的坡地、台地或温带的少雨旱地。
材料三:下表为马达加斯加全国农业用地开发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截止2007年底)
(1)据图说明该国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2)根据材料说明该国旱稻主要分布地区,并从地形和气候方面说明原因。(10分)
(3)该国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很大潜力,试结合材料加以说明。(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新型乡镇的城市发展方针又被提上日程。全国各个地区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北京市城市化问题解决,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1)北京市把部分产业和职能分散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山市承接北京重化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8分)
(3)如果北京要把部分政治职能从①、②两个方向分散出去,最有可能是哪个城市,请简述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