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题。
I.用下图提供的装置与试剂,组装一套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并回答问题。
(1)使用CO气体进行实验时,可将水重新注入装置C中而将CO气体排出,此时水应从接口______(填“e”或“d”)流入,实验时气体则依次通过________→b→c→________(填接口处字母);
(2)实验开始时应该先________,后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II.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 、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 + CO2 + H2O = NH4HCO3 ; NH4HCO3 + NaCl = NaHCO3↓+ NH4Cl ; 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 (填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____管通入_______ 气体,再从_____管中通入________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ea通入CO加热排除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后加热发生爆炸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未反应的NH3过滤aNH3bCO2增大CO2气体与溶液接触的面积,提高CO2在溶液中的吸收率
【解析】
I.(1)用水将装置C中的CO气体排除,水应从接口d流入,CO有毒,实验最后要尾气处,理实验时气体则依次通过e→b→c→a;(2)CO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后加热发生爆炸 ,要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所以实验开始时应该先通入CO,后加热;II.(1)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氯化铵较小,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先析出碳酸氢钠晶体;(2)(Ⅰ)甲中排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乙装置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Ⅱ)氨气有毒,实验结束用稀硫酸吸收未反应的NH3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过滤;②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需要先通入氨气,为防止倒吸,氨气从a管通入;二氧化碳从b管通入。多空球泡能增大CO2气体与溶液接触的面积,提高CO2在溶液中的吸收率。
氢气、CO等可燃性气体在还原金属氧化物时要先通入气体排出空气,再加热装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温哥华市中心一座停车场顶层天台上的温室农场是北美首家采用垂直耕种方式的城市农场。它采用垂直耕种系统,560平米的面积每年能出产约6.8 万千克的蔬菜。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垂直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造成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
B.节省城市用地
C.地面沉降速度增加
D.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粮食作物
【2】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增加土地生产效率
③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④带动农业向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5.292%。
材料二 2011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 2011年初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图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将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会产生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通过高温分解FeSO4的方法制备Fe2O3,为检验FeSO4高温分解的产物,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高温分解FeSO4,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①SO2熔点为-72℃,沸点为-10℃ ② SO3熔点为-16.8℃,沸点为44.8℃
(1)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良好,放入药品,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加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绝空气加热至650℃,看到B中有白色沉淀,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变为 _________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完毕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取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加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反应后所得溶液滴入D试管中,溶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高温分解 FeSO4生成的气体
(4)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高温分解FeSO4生成的气态物质
①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剂X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III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FeSO4 的质量,向圆底烧瓶中逐渐滴入氯化钡溶液,直到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 ,则已分解的FeSO4的质量 _____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s is known to us,the new minister will ___in office by the Queen
A.recognized
B.understood
C.confirmed
D.permitt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He is,___,the best man for the job
A.in question
B.our of the question
C.beyond question
D.on a questi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生产成本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人才向东流动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碱式碳酸铜可用于有机催化剂、杀虫剂及饲料中铜的添加剂,还可用于烟火和颜料制造。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能否得到碱式碳酸铜?某班同学进行相关探究。
【沉淀制备】
称取12.5 g胆矾溶于87.4 mL蒸馏水中,滴4滴稀硫酸,充分搅拌后得到CuSO4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将所得蓝绿色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1)滴加稀硫酸的作用是 。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
【实验探究】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用制得的蓝绿色固体进行实验:
(3)D装置加热前,需要首先打开活塞K,用A装置制取适量N2,然后关闭K,点燃D处酒精灯。A中产生N2的作用是 ,C中盛装的试剂应是 。
(4)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蓝绿色固体的组成为xCuCO3·yCu(OH)2,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6)同学们查阅文献知:Ksp[CaCO3]=2.8×10-9,Ksp[BaCO3]=5.1×10-9,经讨论认为需要用Ba(OH)2代替Ca(OH)2来定量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其原因是 。
a.Ba(OH)2的碱性比Ca(OH)2强
b.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
c.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
d.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
待D中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再次滴加NaNO2溶液产生N2,其目的是 。若定量分析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装置F中使用Ba(OH)2溶液,实验结束后,装置E的质量增加2.7 g,F中产生沉淀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