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质勘探组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后,得到如下表数据。甲、乙、丙三地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三个探测点,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区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 甲 | 乙 | 丙 |
数据(m) | 500/300 | 300/50 | 500/300 |
1.乙地地形可能属于: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2.下列有关乙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地地形成因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适合在乙地寻找储油
C.修建一条南北向走向的隧道最适宜的选择是乙地
D.甲丙处钻井会发现同一含煤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年,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气候资料表
2月均温 |
2℃ |
8月均温 |
17℃ |
年降水量 |
613mm |
(1)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4分)
(2)与同纬度大陆东部地区相比,丹麦2月份气温有何特点?分析其成因。试分析丹麦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在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二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C.非洲 D.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图示意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右图示意该国等高线和油井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为热带稀树草原,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B.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城镇的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的关系密切
D.产生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2.关于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 )
A.甲-纬度因素 B.甲-地形因素
C.乙-洋流因素 D.乙-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示意图”和“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人口总数变化不大 B.Ⅱ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C.Ⅲ阶段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D.Ⅳ阶段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Ⅱ
B.2010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Ⅳ
C.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减轻
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劳动力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①季风盛行时
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经线的特征有:
A.经线和赤道长度相同
B.经线相互平行
C.同一经线上,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
D.每个经线圈可以平分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图为两幅局部地区略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10分)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6分)
(3)根据图中信息概括b和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平原;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盆地;最大的丘陵是____________丘陵;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__高原;最高、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