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4.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①地春季的融雪泥石流B.②地夏秋季节的风暴潮
C.③地夏秋季的洪涝灾害D.④地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分析 题中给出的是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图,因而,可判断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一定是由气候因素引发的灾害.

解答 解:A、①地冬季寒冷,年降水量只有400毫米多,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季的融雪泥石流很少.故不符合题意.
B、②地年降水量约在400毫米,位于内陆,不会有风暴潮,故不符合题意.
C、③地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1月气温在0℃以上,应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多,易形成洪涝灾害;故正确.
D、④地应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不会发生沙尘暴天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考查自然灾害,关键是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要根据气候资料判断可能发生的灾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A.12点B.15点C.18点D.21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人均耕地少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南北走向的高大海岸山脉的影响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
A.种植园农业B.水稻种植业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物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与2010年相比,2014年(  )
A.甲地区人口密度增加B.乙地区人口性别比下降
C.甲地区城市化比重下降D.乙地区人口出生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沙尘暴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  )
A.人口基数大B.经济迅速发展
C.资源分布不均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1年10月31目,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2:图1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图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是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一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3)每个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时代后,必然遭受相应的人口老龄化之苦.该省何时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1990~2000年之间
(4)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或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