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图甲)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图乙)。读图,完成各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过关检测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批最近被离奇冲至巴西东北部炎热海滩的企鹅,少数死亡后,剩下的370多只于2008年10月6日被巴西空军战机运送到接近企鹅冰冻海洋栖居地的地方放生。据此完成各题。

1.巴西空军战机能够准确地把企鹅运送到接近它们冰冻海洋栖居地的地方放生,主要是依靠(  )

A.RS技术B.GIS技术

C.GPS技术D.WPS技术

2.下列关于上题所依靠的领先技术在交通运输中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小能耗B.合理分配车辆

C.车辆跟踪D.增大能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材料二: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

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

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

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

(2)(双选)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

C.为制定救灾方案提供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3)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电视剧《知青》的热播,把人们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北大荒”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经过三代北大荒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材料二: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

商品粮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夏季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

旱涝灾害频繁

(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积极意义。

(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          

(2)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具体表现在:生物资源破坏方面:      ;生态环境恶化方面:      

(3)对照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河流治理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素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之美名。近几十年来,由于湖区不合理开发,鄱阳湖湿地面临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面对此现状,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批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图,完成各题。

1.鄱阳湖湿地与三峡湿地相比,不具有的重要价值是(  )。

A.维持生物多样性

B.调蓄洪水和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C.航运和旅游观光

D.发电

2.鄱阳湖被誉为“候鸟天堂”,其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各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1.2 区域发展阶段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平衡

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市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云贵高厚东部的贵州省,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左右,大致以贵阳为界,以西的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以东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分布范围广,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其中黄果树瀑布为亚洲第一大瀑布。此外,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抬升的影响,地质条件不稳定,目前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分析贵阳以东降水集中于冬春季节的主要原因。

(2)说明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

(3)推测贵州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季节,并从自然角度解释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