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C.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2.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B.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3.此后一个月内,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黄河源头洪水泛滥 B.祁连山雪线明显下降
C.青海草甸植被繁茂 D.河西走廊荒漠化严重
1.C
2.B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中国区域地理考察学生对新的概念的理解,降水距平百分率是一个百分率,而A和B是跟降水量相关的,所以偷换了概念,先要排除;D选项中提到海拔的问题,但从图形中很难判断得出,D项排除;C选项中的描述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学生对中国的行政区划不熟悉,找不到宁夏的位置也是很容易出错的。正确选项为:C。
2.通过降水距平百分率,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出此时段的降水特征是增加的,由此去找降水增加的原因,A选项中水汽含量应该是增加的,B选项中大气的不稳定性确实是在增强的,特别是中纬度地区气温升高,大气的对流作用增强,降水量就会增强,B选项正确。C选项,高纬度地区本来升温速度较慢,全球气候变暖以后升温速度应该加快,排除C选项;D选项,图示区域应位于中国的内陆地区,所以时候不到中纬西风的影响,故排除。
3.本题较简单易,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此时为7月份,此后的一个月即为8月份,北半球的夏季,A选项中的洪水是指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汛期,黄河主要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但源头更多的是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不可能洪水泛滥;此时气温较高,雪线应该升高,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此时由于有冰川融水的浇灌,高原上的植被生长迅速,所以植被繁茂,C选项正确;荒漠化比较严重的时候应该是在缺水的季节即冬春两季,此时为夏季所以不可能荒漠化严重,排除D,故正确选项为C。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理解能力和全球气候变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C.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2.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B.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C.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2.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
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B.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期末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图5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11~13题。
图5
1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C.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12.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B.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13.此后一个月内,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黄河源头洪水泛滥 B.祁连山雪线明显下降
C.青海草原植被繁茂 D.河西走廊荒漠化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