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分析影响宁西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

合理布局交通网 促进沿线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先进的科学技术 有利的自然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A

【解析】宁西铁路的建设使得我国东西向的交通网更加的合理,促进了东西方向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的发展,铁路的修建线路穿过不同的地形区,技术也就成为了其修建的保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课时精练:第1章 行星地球4(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某地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判断该时期( )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面积(m2)

7

6.99

6.98

6.97

6.98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正处于6

C.白昼逐渐增长 D.黑夜逐渐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仿真演练:核心突破_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8)

(1)据图分析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8)

(2)试从科技、产业、生态、效益等方面,简述库布齐模式的特点。(8)

(3)亿利集团生产过程中积极利用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等绿色能源。(4)

(4)如果你是亿利集团董事长,欲将库布齐模式推广到海外,选择你要去的地方,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5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1)城市A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B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与C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  )

A.株洲 B.武汉

C.九江 D.天津

(3)C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城市的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5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沪汉蓉高速铁路,亦称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是中国一条兴建中的高速铁路,全长2 078 km,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据此完成题。

1.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决定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国防因素 D.科技因素

2.下列有关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线之间无横向铁路的空白,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

B.把上海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有利于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有利于东中西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跨区域快速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4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某区域加工制造业重心转移示意图。我国吸引日本、韩国制造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便利 B.自然条件优越

C.工资水平较低 D.劳动力素质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4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南京是我国的主要乙烯生产基地,因此南京及其附近地区可以发展(  )

A.涤纶生产 B.汽车生产

C.信息产业 D.采油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运用内外力作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贺兰山东麓等高线图及其洪积扇纵剖面图,回答:关于图中等高线弯曲方向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出山口为界,河流上游向高处凸出,下游向低处凸出;上游以河流侵蚀为主,下游以河流堆积为主

B.以出山口为界,河流上下游都向高处凸出;为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C.以出山口为界,河流上下游都向低处凸出,为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D.以出山口为界,河流上游向低处凸出,下游向高处凸出;上游以河流堆积为主,下游以河流侵蚀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