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填注在图空白的方框之中。
(2)用箭头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起来,以表示生态系统
内的物质循环。
(3)营养元素是以________的形式被植物从周围空气和土壤中吸收,然后又以________的形式在各营养级之间进行传递。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
(5)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意义: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69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平原上河道纵横交错,丘陵错落分布,热量、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农作物可终年生长。中部一些低洼地 区常年积水不退。这里的劳动人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了独特的基塘生产,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生态农业。
(1)影响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
A.土地辽阔,平原面积广
B.河网密布
C.地势低洼
D.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好
(2)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在图中A、B、C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其最佳方案是: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从工业原料的来源考虑,该地附近还可设置的加工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举两例)。
(4)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其生产具有一定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其布局一般要考虑接近_________和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C两工厂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_________,工厂这样布局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5—9“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回答4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生产对象看,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农业 |
B.从投入产出看,该农业属于混合农业 |
C.从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情况看,该农业属于生态农业 |
D.从产业结构看,该农业属于立体农业 |
A.可少占耕地,实现农产品自给 |
B.打破农业生产的地域性限制,高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
C.便于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
D.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
A.实现了生产污染物零排放 |
B.促进了甘蔗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
C.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
D.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5—9“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回答4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生产对象看,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农业
B.从投入产出看,该农业属于混合农业
C.从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情况看,该农业属于生态农业
D.从产业结构看,该农业属于立体农业
2.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势是
A.可少占耕地,实现农产品自给
B.打破农业生产的地域性限制,高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C.便于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D.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3.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和气候 B.水源与气候
c.文化与科技 D.劳动力素质与生产经验
4.该地区的农民对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建立了一系列乡镇企业,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如图5--10),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你认为该生产体系
A.实现了生产污染物零排放
B.促进了甘蔗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D.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图9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是( )
A.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 B.饲料加工、种苗培育、排放、废弃物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
22. 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