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  )
A.侧蚀B.下蚀C.沟头崩塌D.溯源侵蚀
小题2: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渍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3: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点B.B点C.C点D.D点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试题分析:
小题1: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切割破坏。铡蚀、下蚀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A、B错。防护工程的目的不是防止沟头崩塌,主要是防止溯源侵蚀,C错,D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防止了沟头的溯源侵蚀,也就减少了水土流失,B对。土地荒漠化是指的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的现象,是土地退化。沟头工程对防止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作用不大,A、C、D错。
小题3: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A、C、D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B坡的侵蚀,A错。在B处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B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8分)下图所示地区的开发程度较低,但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不少专家向该国政府提出实施东进开发战略的建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l)描述图示区域1月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2分)
(2)该地区居民多居住于地域特色鲜明的木质房屋(如图所示)。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当地民居特色的形成原因(至少两条)。(6分)
随着气候变暖、冰层融化,新航道的开发成为可能,到本世纪中叶,有一定破冰能力的船只将能够在夏季直接穿过北极点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通航,从而打通一条可能改变全球海洋航运格局的新航道。
(3)在该国东进开发的过程中,计划将A河发展成为主要的水运航道,试分析该河流的开发的不利条件。(6分)
(4)长期以来,该国农业生产不稳定,粮食难以自给,但区内有大片沼泽分布,为此有人提出将沼泽地开发用于发展农业。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帮助该国政府做出决策是否支持这一观点,并简述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五位,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这里也是甘蔗、咖啡、柑橘、玉米等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巴西1950—1980年30年间的城市化水平增幅很大,相同增幅的发达国家花多了20年才实现,在这一城市化增幅内,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5倍,而巴西只增加了0.6倍。到了2000年,巴西城市化水平达到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1)从图中15℃等温线的分布位置可判断此时正处于_________(一/七)月份,M线为当月某日某时的_________(晨/昏)线走向。(2分)
(2)巴西的领土都在_________半球。根据材料二,1950—1980年的30年间巴西城市化水平增幅达_________%,该国现阶段城市化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乙区域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图中甲处有大面积沼泽分布,试分析该处沼泽分布的自然原因。(6分)
(5)巴西利用本国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指出工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环境问题。(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碳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转移是指高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最大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高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小题2: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耗能产品进口额越来越大,说明碳排放
A.转出越多B.转入越多C.转入越少D.转出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0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和竹类种数分布情况

材料二 :中国竹林分布图

材料三 :浙江安吉县竹产业三产产值变化图

材料四: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2万公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 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攻城略地”。
材料五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形成了“两头向外” (原料从省外输入,产品向省外和 国外输出)的外向型竹产业。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10分)
(2)据图说明浙江安吉县竹产业1990—2010年三产产值的变化特点。(6分)
(3)有人对近些年安吉县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因。(6分)
(4)简析浙江省“两头向外”的外向型竹产业的形成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四地发展方向的规划,正确的是
A.甲地种植柑橘,发展立体农业
B.乙地依靠海岸,建设海滨浴场
C.丙地开荒,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D.丁地建设化工基地
小题2:近年来,M河河口向海洋推进的速度变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A.河流上游植被破坏B.河流上游退耕还林
C.河流下游地势平缓与海水顶托作用D.河流中游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林业资源城市,素有“祖国林都”之称,但目前伊春却面临森林资源消耗多,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幼年期城市的发展动力主要是资金充裕   ②中年期城市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③老年期城市的发展杜绝资源开发         ④经济转型期的新生动力源于科学技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不符合伊春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A.植树造林,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B.大力开发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木材粗加工工业
C.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发展
D.培育和引进人才,发展交通、优化美化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广东厚街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任何一届车展都多,据此回答。
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广州(23.1°N, 113.4°E),广东省省会,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全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843.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米。全市人口2420万人(2009年末), 是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112.76亿元。2010年亚洲体育盛事——第16届亚洲运动会即将在广州举行。
材料二:广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试分析广州市的形成和发展和其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2)试分析广州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