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全球气候变暖


  1. A.
    使蒸发减弱,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2. B.
    使寒潮、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减少
  3. C.
    影响农作物的分布,改变农业生产的分布格局
  4. D.
    使以冰川融水为水源的地区获得持久的水资源
C

试题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大,部分极冰融化,故海平面上升,A错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使寒潮和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多发,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且引起全球降水量的变化,故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C正确。由于内陆地区,高山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故高山冰川雪盖面积缩小,故使冰川融水为补给的水源补给减少,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调用课本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全球气候变暖

A.使蒸发减弱,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使寒潮、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减少
C.影响农作物的分布,改变农业生产的分布格局
D.使以冰川融水为水源的地区获得持久的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南昌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专家测算,一片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材料二 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森林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上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材料三 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切实保护它。
(1)“吞水吐雨器”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
(2)“吞碳吐氧机”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你知道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3)“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会造成什么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图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题。

1.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全球气候变暖

A.使蒸发减弱,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使寒潮、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减少

C.影响农作物的分布,改变农业生产的分布格局

D.使以冰川融水为水源的地区获得持久的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