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a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图b为图a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1.该岛甲、乙两地( )

A.甲处1月牧草枯黄 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气温年较差(较)小

2.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东南季风有关 B.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D.甲深居内陆,乙沿海

3.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距海较远气压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45°纬线地形剖面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所示地区

A.东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B.西部适宜种植水稻

C.东部适宜发展林业 D.西部适宜种植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域辽阔,地势高峻,这里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每年7、8、9三个月都是西藏旅游的旺季。西藏是西部省市区中最贫穷落后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旅游业,无疑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1)结合上述内容和所学知识,简述制约西藏旅游开发的自然条件。(4分)

(2)简述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著名学者帮奇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图回答下题。

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密集区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C.低纬高原比平原多 D.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2.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为

A.①城市化水平高 B.②农业历史悠久

C.③人口增长率高 D.④世界工业化最早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成都龙泉第一中学高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洞庭湖湖区此时的天气状况为

A. 偏南风、阴雨 B. 偏南风、晴朗

C. 偏北风、阴雨 D. 偏北风、晴朗

2.对图示区域地理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东西部均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

B. 洞庭湖对A河流的调节作用明显

C. 降水因素导致东西部农业发展方式不同

D. 洞庭湖的萎缩与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成都龙泉第一中学高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题。

湖名

面积

(平方千米)

贮水量W

(亿立方米)

入湖流量Q

(立方米/秒)

洞庭湖

2820

173

10353

太湖

2420

44

195

滇池(昆明)

297

12

29

青海湖

4853

742

3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2.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年,粮食不足和营养不良再度席卷非洲某区域,约1800万人直接受害,干旱使该区域的谷物生产较前一年减少26%,当地的游牧活动因严重的饲料短缺而提早移动,移动路线也因此改变。据此回答17~18题。

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大量减少 D.臭氧层破坏

2.下列措施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乳畜业

B.开展国际合作,发展温带经济作物

C.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水农业

D.兴建水利工程,引进高产水稻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题。

1.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受人类影响最大

2.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②洋流降温减湿

B.③洋流增温增湿

C.④洋流沿岸沙漠面积大

D.此洋流圈分布在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华中师范附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将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主要依据的地理原理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B.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C.昼夜长短的日变化规律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2.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